在进行大面积彩色包装印刷时,经常采用分色工艺进行扫描
新闻出处:
2015-12-08 10:38:00
彩色包装印刷分色工艺用于对原稿进行数字式扫描,将原稿分成红色、绿色和蓝色的成分。在数字式成像开发出来以前,彩色分色的传统方法是对图像照相3次,每次都用相对应颜色的滤色片过滤不同的光线。不过分色以後,所需的结果是3个灰色图像,其分别代表原稿的红色、绿色和蓝色的成份:
下一步是转换每一色分色片。在生成红色成分的阴图图像时,生成的图像代表图像青的成分。同样,也生成绿色成份、蓝色成份的阴图片,以便相应地生成品红色和黄色的分色片。
彩色包装印刷采用扥青、品红和黄色是减色法原色,因为每种颜色代表的是从白光中减去一种加色法原色所剩的两种加色法原色。青色、品红色和黄色是颜色复制中三种主要的颜料。在这三种颜色在印刷中组合在一起,可以对原稿进行合理的复制,但实际情况下并非如此。由于油墨颜料的限制,所产生的较暗的颜色比较脏,发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还要制作一张黑版,以改善暗部的颜色,提高图像的反差。已经有多种技术可以从原稿图像制作这块黑版;这些技术包括灰色成份替换、底色去除和底色增加。
在彩色包装印刷大面积浅色均匀色块时,通常采用在原墨中添加冲淡剂来调配专色墨,再进行实地印刷,这样墨层更厚,比较容易得到色彩均匀、厚实的效果。如果采用四色印刷工艺,则必须使用低成数的平网网点,但低成数的平网网点在晒版时容易因微小的砂粒或抽气稍微不良造成个别部位网点变小,导致墨色不均。印刷时又容易因版面供水过多,纸粉在印版和橡皮布上堆积,纸张平滑度低等原因造成小网点的油墨转移不良,从而出现墨色变浅和墨色不均匀,造成批量色差,使废品增高。